【藝週末.藝週表藝人物】
用音樂說福爾摩沙400年─魏樂富、葉綠娜赴歐圓未竟之夢
自由時報 2023/06/24文、攝影/千北人
文、攝影/千北人
台灣知名音樂家夫婦魏樂富、葉綠娜,2019年曾帶著改編二二八故事所創作的鋼琴說唱作品〈暗夜的螃蟹〉赴德國巡演;今年,他們再度帶著為紀念四六事件創作的《未竟之夢》鋼琴德文版,在「福爾摩沙故事」德國巡迴音樂會中世界首演,繼續用音樂訴說台灣民主的故事,也將用室內樂、歌唱和情節劇的表演形式,呈現福爾摩沙島從17世紀初至當代的豐富歷史。
將赴德國巡演「福爾摩沙故事」的音樂家:魏樂富、蘇顯達、葉綠娜、林錦如(左一至左四)。(葉綠娜提供)
魏樂富與葉綠娜是台灣首創雙鋼琴演奏的組合,在音樂上合作已超過40年,曾於1990年獲得第15屆國家文藝獎,2010年為紀念2人結婚30週年製作的《雙鋼琴30禮讚》專輯,榮獲第21屆金曲獎傳統暨藝術音樂類最佳演奏獎。2018年,魏樂富正式取得台灣公民身分。
魏樂富與葉綠娜在音樂上合作已超過40年。(林旻萱攝影,葉綠娜提供)
鋼琴獨奏、德文朗誦 《未竟之夢》德國首演
《未竟之夢》由作曲家蕭慶瑜譜曲,葉綠娜集結已故師大音樂系教授許常惠等四六事件生還者的回憶,撰寫朗誦段落,去年在師大100週年校慶首演交響樂版。1949年的清明節,年僅20歲的許常惠沒有回家掃墓,留在師大參加音樂晚會,凌晨回到宿舍,突然聽見窗外有軍警的腳步聲;學生們被驚醒,開始瘋狂亂跑,混亂之中聽見槍聲,學生被打、被抓,幾百個人被丟上警用卡車,包括他自己。
許常惠生前常常回憶這段往事,一位熟識的外省舍監匆忙趕到,將他用力從車上拉下來,大喊:「你趕快下來,你跟著這車子走就完了!」他眼睜睜看著同學消失在黑夜中,從此再也沒見到過,大好人生都成了未竟之夢。這次在德國演出的《未竟之夢》將以鋼琴獨奏、德文朗誦的版本世界首演,同時也選了蕭泰然紀念二二八事件之作《1947序曲》〈愛與希望〉。
台灣音樂家郭芝苑(左)與蕭泰然(右)。(莊傳賢攝影,葉綠娜提供)
葉綠娜表示,四六事件發生在二二八事件的兩年後,聽說當時就讀師大藝術系的已故雕塑家楊英風也在場,但還沒回到宿舍,騎著腳踏車在對街看到事情發生;師大音樂系退休教授李淑德曾說,她原本念藝術系,因四六事件停課一個月,一半的同學都不見了,她覺得很恐怖,所以才轉念音樂系,成為師大音樂系第一屆畢業生,教授出許多優秀的台灣音樂家。
用一場音樂會來訴說台灣400年來的故事並不容易,其概念及架構可回溯自魏樂富2011年出版的《福爾摩沙的虛構與真實》,書中以顛覆「正史」的視角,大量引用16世紀後歐洲出版品中出現福爾摩沙的文獻資料,帶領讀者重新認識歐洲人想像中的東方神祕島嶼;雖然虛構故事往往比史實更有趣,不過在虛構中的真實,卻恰巧能為當今台灣的「國際地位」提供完全不同的想像。
出生德國音樂家 魏樂富深深著迷台灣歷史
1622年,荷蘭人眼紅葡萄牙占領的貿易口岸澳門,發兵企圖打下,失利後轉往無人駐守的澎湖,希望阻斷西班牙的貿易路線。魏樂富說,2年後明朝才派兵圍城攻打,最後荷蘭同意撤軍到大員(台灣本島),身為荷方通譯、亦商亦盜的鄭芝龍也成先驅,大量招募漢人來台開墾,「台灣當時已站上世界舞台,而中國則未曾希望擁有台灣過。」
1642年,荷蘭打敗了西班牙,但沒有控制全台灣,中部有大肚王國,鄭成功渡海打荷蘭時還遭遇頑強抵抗,損失數百甚至上千兵力,東部也未曾被跨越。1771年,第一個接觸台灣的匈牙利人貝尼奧斯基(Maurice Benyowsky)從東部上岸,與原住民發生戰鬥後,得知後山為無主之地,還企圖說服歐洲國家資助殖民福爾摩沙。但直到1874年牡丹社事件後,清廷始重視後山經營;日治時期仍需劃設隘勇線,防範山區原住民的攻擊,出草等舊習更是時有所聞。
為何一位出生德國的音樂家,會對台灣的歷史如此著迷?魏樂富說,大家都知道《魯賓遜漂流記》的故事,但可能不知道在1719年出版的續集《魯賓遜.克魯索再次歷險》,書中竟寫到主角魯賓遜造訪過福爾摩沙,還提到了島上居民因受到荷蘭傳教士影響而謙恭有禮,透過這樣虛擬的故事,可以去猜想當時歐洲人是如何看待這個東方陌生島嶼;後來專長為16、17世紀的台灣及東亞海域史研究的好友翁佳音教授,又提供了更多外文古書,讓他越讀越有興趣。
魏樂富在外文古籍中尋找福爾摩沙,包含1669 年出版的《東印度旅遊見聞》。
除了讀萬卷書,魏樂富也曾造訪許多歷史遺跡,像是小琉球的烏鬼洞。「洞旁的記事碑文上寫的都不對,說是鄭成功趕走荷蘭人後,少數黑奴來不及回去,躲在洞裡,後來因為燒殺掠奪行經的英國艦艇,被報復性燒死在洞裡。」魏樂富說,其實荷蘭人當年的日誌寫得很清楚,「烏鬼」其實是小琉球的原住民拉美人,疑因搶劫荷蘭人擱淺的船而被屠殺,族人躲在烏鬼洞裡被煙燻逼降,數百人喪生洞裡,後來有的被賣到荷蘭東印度公司轄下的巴達維亞,有的去了阿姆斯特丹,「這些我都覺得很有趣,很想弄清楚究竟!」
從宣教聖詩到原住民組曲 精選樂曲詮釋每個時代
音樂會找到了台灣最早有紀錄的宣教聖詩,法國文藝復興時期喀爾文教徒聖詩的主要編曲者伯叔瓦(Louis Bourgeois)的〈荷蘭達恬詩篇第134篇〉,來做為荷治時代的代表曲目。魏樂富說,當時全歐洲的宗教改革運動引發了三十年戰爭,很多「異教徒」被迫改宗和流亡,有的就逃跑到荷蘭,透過東印度公司到了巴達維亞當傭兵,有的也來到台灣當傳教士。
根據記載,今天台語聖詩所使用的〈大衛詩篇第100篇〉的旋律,其實是早在1629到1641年在台灣傳教的尤紐士(Robertus Junius),就使用的〈荷蘭達恬詩篇第134篇〉旋律,並帶領居民用西拉雅方言新港語,配合詩篇唱出主禱文及信經。葉綠娜表示,馬偕博士1882年在淡水蓋了牛津學堂,落成典禮上唱的聖詩也正是這首,但因為文字記錄中斷,大家都以為是馬偕傳來台灣的,其實早在200多年前已傳唱過。音樂會中將由女高音林錦如演唱,並選入阿美族情歌〈今晚星月多美好〉,互相輝映。
1661年,鄭成功打敗了荷蘭人。葉綠娜說,明鄭時代音樂將以郭芝苑創作的《三首小提琴與鋼琴小品》為代表,〈劍舞〉以京劇名曲〈夜深沉〉為核心旋律,〈台灣旋律〉呈現台灣民間音樂獨特調性,〈車鼓舞〉為回想兒時廟會祭典所寫下,呈現漢人大量來台後在文化上的影響。東寧國的統治並不長,1682年,清廷擊敗了鄭成功的孫子鄭克塽,清朝的鎖國政策讓歐洲人對福爾摩沙的想像更無邊無際,法國人撒瑪納札(George Psalmanazar)出版了名為《福爾摩沙歷史與地理的描述》的民族誌,虛構了一切,在歐洲招搖撞騙,甚至成為《格列佛遊記》作者強納森.斯威夫特(Jonathan Swift)的靈感泉源,在《一個小小的建議》書中提到了撒瑪納札和福爾摩沙。
德國巴洛克時期作曲家泰雷曼(Georg Philipp Telemann)曾創作《格列佛遊記》雙小提琴組曲。魏樂富、葉綠娜笑說,很難想像這位嚴謹的作曲家、巴哈和韓德爾的好友,竟會在小說出版後不久就寫了這首曲子,顯見這本書在當時的影響力。他甚至使用大量128分音符,營造出書中小人國的生動活潑。音樂會將以此曲及莫札特的作品,來代表清治時期。
日治時期則選擇日本詩人北原白秋和日本第1代西洋古典作曲家山田耕筰合寫的童謠作品〈這條路上〉。北原白秋1934年曾經來過台灣,並為當時的台北第二商業學校、豐原第一小學、埔里農林學校寫過校歌。葉綠娜說,另外也選擇蕭泰然改編的小提琴曲〈望春風〉、〈望你早歸〉等,向歐洲觀眾介紹受日治影響的台灣民謠,音樂會將結束在蕭泰然的《原住民組曲》鋼琴五重奏。
「福爾摩沙故事」巡迴音樂會將於6月25日至7月1日在萊比錫老交易市場、柏林愛樂室內樂廳、司徒加特歌曲大廳莫札特廳、慕尼黑王宮馬克斯約瑟夫廳演出4場,並將邀請小提琴家蘇顯達、李宗芝,女高音林錦如、中提琴家林曔瀚、大提琴家謝東霖共演。魏樂富說,歷史通常都是執政者想講的故事,然後變成羅生門,希望透過音樂會讓歐洲觀眾知道,台灣不是一直是中國的,也能更認識台灣的多元化。
2023德國巡演「福爾摩沙故事」宣傳單上,用了8幅旗幟代表台灣經歷的不同政權。(好海洋藝術提供)
魏樂富小檔案
1954年生於德國,1978年畢業於漢諾威音樂院,隨即抵台定居。1983年於加拿大班芙藝術中心(The Banff Centre School of Fine Arts)受教約翰.凱基(John Cage)與艾里奧.卡特(Elliott Carter)2位美國現代音樂作曲大師。1987年獲紐約曼哈頓音樂學院鋼琴演奏博士。2008年出版獨奏專輯《詩人之聲》。2011年出版《福爾摩沙的虛構與真實》,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退休教授。2018年取得台灣公民身分。
魏樂富與葉綠娜家中有豐富的書籍與收藏。(林旻萱攝影,葉綠娜提供)
葉綠娜小檔案
1955年出生於台灣高雄,身兼鋼琴演奏家、音樂教育家、樂評人及電台主持人多重身分。曾隨吳漪曼、蕭滋(Robert Scholz)與吳季札習琴。1971年赴奧地利薩爾斯堡音樂學院就讀,隨後至德國漢諾威音樂學院繼續進修,師事萊格拉夫(Hans Leygraf)。1978年返台後,任教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迄今。2013年以《在野的紅薔薇:郭芝苑鋼琴獨奏曲集》獲得第24屆「金曲獎」傳統暨藝術音樂類最佳專輯製作人獎。